开镰收麦,颗粒归仓。在广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值小麦丰收季节。万亩小麦全面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热闹的丰收景象。
伴随着发动机的嗡鸣声,农户们正驾驶着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迂回穿梭。此时正是夏收、夏种、夏管的关键时节,田间地头展现着一幅麦归仓、秧满田的壮美场面。
“我承包了1100亩小麦,今年收成可以,颗粒饱满。”连山镇麦浪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杨萍满心欢喜地介绍道。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广汉市农业农村局采取措施,为小麦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联系收割机等农机农具,抓住晴朗天气,帮助农民抢收小麦。
广汉处于天府平原,夏收粮食主要有小麦、马铃薯、油菜等。今年小麦长势良好,目前已收获60%-70%。
近日,省内外小麦专家齐聚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百亩小麦实产验收。经过机械化实收、过磅称重、测定水分等程序,稻茬小麦实测加权平均亩产650.3公斤,产量再次突破新高,创下了全省稻茬小麦百亩连片的最高纪录。
除了抢收小麦,眼下也是抢种水稻的关键时节。最近几天,金轮镇种植大户黄昌满每天都会到田里查看秧苗情况。黄昌满讲道:“今年我们育插秧社会化服务扩大了规模,比去年多育秧2000亩,开展育插秧社会化服务正慢慢成为我们合作社大春生产的主要工作。”
据悉,黄昌满在金轮镇、南丰镇、高坪镇等地流转了900多亩地,不仅购买了农用无人机,还建有集中育秧厂,可以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育秧和农机服务。当前绿油油的秧苗,几个月后,将会是满满的丰收喜悦。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可见田间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将进行药剂筛选,要用最小的代价,消除对作物有害的螟虫,帮助农户解决秧苗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粮食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中有进,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粮食种植开展技术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病虫害综合防治。
下一步,广汉市农业农村局将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重点关注秧苗病虫危害等情况,向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秧苗田间管理服务,确保“技术下田”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
“三夏”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小麦收了,水稻种了,广汉勤劳的农户们在天府平原上年复一年描绘着丰收的图景。近年来,广汉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像连山、金轮镇这样“双抢”的场景纷纷在各个乡镇上演。当前,广汉进入“双抢”关键时期,农户们小春抢收,大春抢种,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