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耕夫”的两项“试验”--广汉市人民政府 - 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省级媒体
此间的美好·金鱼蹲点记⑥|一个“耕夫”的两项“试验”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8月21日,处暑前一天,位于广汉市金鱼镇月湾村的一片农田里,水稻才刚刚开始抽穗灌浆。而此时,附近其他田块的水稻,已垂下沉甸甸的穗头。


吴春(左)和同事在田间察看水稻长势。

“不着急,再等等。”吴春望着眼前这片生长缓慢的稻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说,这片田里的水稻比其他田块的水稻栽种得要晚一些,主要是为了在抽穗灌浆期,避开高温天气。吴春解释说,普通水稻追求的是高产,栽种得早成熟期也早。而他种水稻追求的是品质,这就要求水稻的种植过程“独具匠心”。

处暑之后气温回落,水稻在这个时期浆灌更利于大米风味的形成。除了气温因素,生长周期也很关键。从5月下旬栽种,这块田的水稻要生长到10月中下旬才收割,比其他水稻生长周期多出半个多月。“长得久一点,风味更佳。”作为一个种地多年的“耕夫”,吴春深谙水稻生长的秘密。

吴春曾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在粮食作物栽培研究领域深耕多年,他深知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农民能种出好粮还有钱挣?他决定做一场“试验”。

2015年,吴春和朋友创办四川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方面致力于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探索粮食产业化路径。

公司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将其中100多亩作为试验示范田,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进行水稻和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和推广,直接辐射带动月湾村在内的2000多亩土地。

“我们的试验田里,不仅长粮食,还长数据。”吴春说,在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公司为农业科研提供生产服务,进行试验田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田间劳动,并协助科研人员进行试验数据的收集。

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仅为金鱼镇粮食生产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科技的产业工人,还选育出一大批好品种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园推广种植。其中,就包括川麦42、川麦104等高产高抗品种,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小麦的抗病性和产量。

吴春说,对新品种、新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是种粮者的本能。如何让他们种出的好粮挣到更多钱,让他们持续保持种粮的热情,才是当下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要在延伸产业链上找出路。“只有将产业链拉长,才能提升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和价值空间。”

创办公司正是吴春向市场端探索的抓手。

通过对消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吴春和团队决定聚焦城市中端消费人群做订单农业,把“新米销售”、功能性粮食作物的筛选作为主营业务。为此,公司建立了从粮食种植到加工仓储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并创立“八零耕夫”粮油品牌。“我们只卖新米,客户下单后再现打,保证足够的新鲜度。”吴春说,去年公司销售大米约200余吨。

但200吨离他的理想还差很远。他想将更多金鱼镇的优质好米卖出去,让种粮的农户们切切实实得到更好的收益。


金鱼镇月湾村集体经济品牌“康庄月湾”大米样品。

通过“八零耕夫”品牌的运营,吴春和他的团队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今年年初,月湾村村委会将村集体经济打造的粮油品牌“康庄月湾”,委托吴春和他的团队进行运营推广。“这是金鱼镇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全新探索,对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具有积极意义。”金鱼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双方约定,品牌运营所产生的收益,将由村集体经济和四川艾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比例进行分成。

最近,“康庄月湾”已经完成品牌形象设计并推出样品,预计10月中下旬将正式上市。届时,送到消费者餐桌上的将是今年收获的新稻。“新稻的品质、口感更好,风味更佳。”吴春自信满满地说,按照公司计划,今年新品牌“康庄月湾”的销量将不低于100吨。

无论是“八零耕夫”还是“康庄月湾”,在吴春看来,品牌只是将广汉好粮推介出去的载体。他希望在政府、科研主体及农户各方的努力下,进一步将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园建设成为优质粮油产区。“只要提到广汉产区,消费者就晓得是品质好粮。”

来源:川观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