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楼道空间这么狭窄,电瓶车停在这里,大家出行不方便啊。”“小伙子,把插线板收起来,你看这整天风吹日晒的,要是线路着火或者漏电,多不安全。”一个多月来,广汉市雒城街道三北社区工作人员禹荣建奔走在各个小区,挨家挨户宣传劝导居民拒绝“飞线充电”。

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电瓶车成为了大众出行的选择,受限于当时小区规划建设等原因,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设滞后,“飞线充电”现象易发多发。位于广汉市浏阳路东三段9号槐树小院,建成于1991年,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这里曾经电瓶车“飞线充电”随处可见,既不安全、又影响小区环境。
要解决小区“飞线充电”现象,首先是要满足居民群众充电需求。雒城街道坚持“疏堵结合”“一区一策”,按照宣传引导、社区搭台、居民自主“三步走”,综合采用自筹自建、商业引入等模式,因地制宜解决居民充电需求。

三北社区工作人员禹荣建经常到槐树小院,这里的每一栋、每一户他都如数家珍。为了实施电瓶车规范停放和安全充电,他张贴警示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一一上门劝导、征求意见建议、协调安装充电设施......居民们习惯亲切称呼他“建哥”。通过宣传动员和居民协商,大家一致同意引入第三方安装智能充电设施,并负责维护日常维护。目前,第三方公司已安装智能充电端口20个,现已完全满足该小区居民充电需求,小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飞线充电”现象基本消失。
“现在,也不用从楼上把线甩下来充电,大家电瓶车都停在车棚里充电,也不影响我们上下楼,既安全又舒心。”家住槐树小院的王嬢嬢说。

据悉,雒城街道按照“五色分类”“挂图作战”治理模式,分步推进建设停车棚和充电设施,目前已完成建设小区170个、正在建设小区37个、已协商好准备踏勘的小区317个,其余小区正按计划协调推进。下一步,雒城街道将会同住建、消防、供电等部门,坚持社区搭台、居民商议、多方助力的原则,推动所有小区及公共区域充电设施能建尽建、应建尽建,回应广大居民群众需求。
来源:四川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