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10     来源: 广汉市行政审批局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施行以来,行政审批局严格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园区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承诺审批”改革、一网通办等工作,在加快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抓优良队伍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一)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政策法规股、业务协调股、政务中心、大数据股、代办中心和各审批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协调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中企业开办和政务服务专项工作。

(二)成立工作专班,企业开办方面由业务协调股、市场准入股具体落实证照分离改革、企业设立注销等工作的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方面由代办中心全面落实“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条例的宣传方面由办公室和代办中心通过政府网站、LED、广汉微政务、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等广泛宣传。

二、抓服务体系创新,为扩大有效投资筑本强基

(一)强化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创新新办企业注册登记“零成本.小时办”工作,设立新办企业设立登记专区,将注册登记、社保登记、税务登记、印章刻制并联办理,总时限压缩到4小时内,最短办结时间1小时,2020年申请资金50万元,为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和免费邮寄证照服务。

(二)优化新办企业代办注册登记服务。一是在办事大厅设立自助服务区,为办事人员免费提供电脑、打印机、纸张,提供电子化公司章程等格式文本,并安排政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自助服务事项流程进行讲解。二是由代办中心安排专人免费为新设企业代办注册登记文书资料,企业办事人员只需提供相关资料、进行实名认证等必须有企业完成的事项,审批流程由代办人员完成。三是对联东金权公司、云虫公司等“园中园”项目招商企业,组织代办中心、市场准入股等股室上门办理、集中办理。

(三)做好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工作。在德阳高新区、广汉工业集中区开通“园区审批直通车”窗口,委托、下放40项审批服务事项到园区直接办理,安排3名工作人员到窗口现场代办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园区企业办理审批服务仅需向直通车窗口提交资料。

(四)大力探索“跨区通办”、“跨省通办”审批服务新模式。专题设置跨区通办审批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开展“异地同标”的跨区通办、跨省通办模式的探索,实现申请人在框架协议事项范围内异地就近选择办理方式和证照文书领取方式。2020年4月以来,已经与成都市青白江区、新都区等邻近县市和重庆市九龙坡区、江苏省昆山市等省外县市达成合作协议,办理相关证照200余件次。

(五)加速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能力和一网通办能力。先后出台了《广汉市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广汉市“一网通办”能力整改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着力解决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问题,全力提升投资项目业主获得感。

三、抓建设项目推动,有效解决项目开工难问题

(一)大力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是在办事大厅设置水电气服务专区,将水电气报装等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二是严格执行《广汉市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工作规范(试行)》,强化企业从在谈、注册、建设、运营到注销的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市共有66个重点代办项目,总投资额206亿元,其中德阳高新区17个项目,投资额73亿元,广汉工业集中区32个项目,投资额64亿元,其他乡镇17个项目,投资额68亿元。

(二)创新推进产业园区审批制度改革。2019年12月31日,市深改办印发了《广汉市产业园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审批局牵头,全市各相关部门、单位、园区按照试点工作方案,通过“企业信用承诺+部门容缺预审”的“模拟审批”模式,一是使项目建设推进迅速,截至目前,纳入试点项目49个,已完成修建项目9个,正在建设项目18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22个。二是使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试点工作中,通过推行“模拟审批”,有效破解了企业实际取得土地但无土地指标,项目无法办理审批手续,无法开工建设问题。通过推行“后置审批”,将原审批流程中开工前需审批的事项,后置到开工后办理,有效的解决了项目提前快速开工建设的问题,目前,纳入试点的项目基本实现60个工作日内达到开工条件并进行建设。通过监管部门全程参与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了纳入“模拟审批”流程项目安全、有序、快速建设。

   

广汉市行政审批局

2021年4月20日

Baidu
map